一、裸子植物 1、蘇鐵科: 常綠喬木,莖干粗壯,常不分枝。大型羽狀復(fù)葉集生莖頂,幼葉拳卷,成熟葉革質(zhì),銳尖。孢子葉單性,雌雄異株,種子核果狀,熟期12月。 2、銀杏科: 落葉喬木,分枝繁多,有長、短枝。扇形葉具二叉分枝的細脈。孢子葉單性,雌雄異株,大孢子葉特化為珠領(lǐng)。種子核果狀,熟期10月。 3、松科: 木本,常綠或落葉。大孢子葉特化為珠鱗,球果,種鱗與苞鱗分離。 4、杉科: 木本,常綠或落葉。大孢子葉特化為珠鱗,球果,種鱗與苞鱗半合生或合生。 5、柏科: 常綠木本。大孢子葉特化為珠鱗,球果,種鱗與苞鱗合生。 6、羅漢松科: 常綠木本。大孢子葉特化為套被,種子核果狀或堅果狀,包被于肉質(zhì)假種皮中,著生于種托上。 7、南洋杉科(南洋杉): 常綠喬木。側(cè)(大)枝輪生,小枝羽狀排成二列。葉卵形、三角狀卵形或三角狀鉆形(幼樹、成年樹、主干、側(cè)枝上的葉形常相異)。 8、紅豆杉科: 常綠木本。大孢子葉特化為珠托,種子核果狀或堅果狀,全包或半包于肉質(zhì)假種皮(珠托)中。 二、被子植物 9、木蘭科: 木本,植株無乳汁;單葉互生,托葉包被幼芽,早落,在節(jié)上留有環(huán)痕; 同被花,稀雙被花;聚合果。 10、臘梅科(臘梅): 落葉灌木。單葉對生,葉背被糙毛,無托葉。兩性花,單生葉腋,先葉開放(花期12月—翌年1月);心皮多數(shù),離生;壇狀花托;上位子房;聚合瘦果。 11、樟科: 木本,常綠或落葉;單葉互生;樹皮、葉、花、果揉碎后有樟腦氣味;核果、漿果。 12、薔薇科: 木本或草本;單葉或復(fù)葉,互生,常具托葉;兩性花,薔薇形花冠;果實為瘦果、核果或梨果等。 13、含羞草科: 多為木本;羽狀復(fù)葉;花輻射對稱,花瓣鑷合狀排列;莢果。 14、蘇木科: 木本;單葉或復(fù)葉;花兩側(cè)對稱,花瓣上升復(fù)瓦狀排列,莢果。如皂角 15、蝶形花科: 木本或草本;常為羽狀復(fù)葉,有托葉;花兩側(cè)對稱,花瓣下降復(fù)瓦狀排列,莢果。 16、豆科(該科亦有不少植物學(xué)家將其分成3個獨立的科,即含羞草科(Mimosaceae) 、云實科(Caesalpiniaceae) 和蝶形花科(Papilionaceae=Fabaceae)): 木本或草本;單葉或復(fù)葉;兩性花,子房上位,一心皮一心室,胚珠無定數(shù),莢果。 17、五加科: 木本或草本;單葉或復(fù)葉,葉柄基部常膨大;傘形花序,上位花盤,子房下位,漿果或核果。如八角金盤、人參等。 18、忍冬科: 常木本;葉對生,無托葉;子房下位,常3室。如金銀花 19、茜草科: 木本或草本;葉對生,有托葉(托葉位于葉柄間或葉柄內(nèi));子房下位,常2室。如梔子花 20、楊柳科: 落葉喬木或灌木;單葉互生,具托葉;單性花,雌雄異株,裸花,柔荑花序;蒴果;種子具絲狀柔毛。 21、金縷梅科: 木本,具星狀毛;單葉互生;子房半下位或下位,稀上位;2心皮2室,花柱2,宿存;蒴果木質(zhì)。如紅花檵木 22、禾本科: 草本、木本(竹類)。地上莖特稱為“稈”,稈通常為圓柱形,具顯著而實心的節(jié)以及通常中空的節(jié)間(甘庶、玉米等節(jié)間實心)。單葉互生,葉片狹長,往往具包稈之葉鞘;葉鞘與葉片間常有呈膜質(zhì)或纖毛狀的葉舌,葉鞘頂端(葉片基部)兩側(cè)常有一耳狀纖毛質(zhì)葉耳。花小,兩性(稀單性,如玉米等);花序以小穗為基本單位組成:穗狀、總狀、圓錐花序等。小花由稃片、漿片、雄蕊群、雌蕊群組成:P2–3A3,3+3G(2–3:1:1)?;ㄋ幎∽种?,花絲細長,柱頭2—3裂,常呈羽毛狀或掃帚狀。穎果。 兩亞科之主要區(qū)別: 禾亞科:H,稈常為草質(zhì)。僅有稈生葉,常不易脫落。漿片2枚。 竹亞科:sh或T狀,稈常為木質(zhì)。有稈生葉(籜葉,即俗稱的“筍殼”)和枝生葉,籜葉易脫落。漿片3枚。 23、桑科: 木本,常有乳汁;節(jié)上常有托葉環(huán)痕;單葉互生;單被花,花小,單性花,雌雄同株;聚花果。如構(gòu)樹 24、錦葵科: 木本或草本,韌皮纖維發(fā)達,莖干不易折斷;單葉互生,常為掌狀脈,具托葉;兩性花,常有副萼,單體雄蕊,具雄蕊套(管);蒴果。 25、大戟科: 木本或草本,常有乳汁;單葉互生,葉片基部或葉柄上往往有腺體;單性花,雌雄同株,子房上位,柱頭三裂常宿存。如乳漿大戟 26、山茶科: 常綠木本;單葉互生;兩性花,單生或簇生,離瓣花,雄蕊多數(shù),花絲基部不定數(shù)合生成束,著生于花瓣上,中軸胎座,蒴果、核果。茶梅、茶花等。 27、蕓香科(柑桔科): 樹皮、葉、花、果揉碎后有桔皮或類似桔皮之氣味;常具單身復(fù)葉:柑果、核果。如金桔 28、槭樹科: 喬木或灌木,常綠或落葉;葉對生,常掌狀分裂;常為雙翅果。如紅楓 29、木犀科: 木本;葉對生;雄蕊常2枚,子房上位,2室;核果、漿果等。如桂花 30、玄參科: 木本或草本;葉常對生;兩性花,兩側(cè)對稱或輻射對稱,常為2強雄蕊,冠生雄蕊,中軸胎座;蒴果。如通泉草 31、棕櫚科: 常綠喬木或灌木,莖干不分枝,單生或叢生;葉羽狀或掌狀(扇形)分裂;肉穗花序,具1至多枚佛焰狀總苞;核果、漿果。 32、石竹科: 草本,節(jié)膨大。單葉對生。兩性花,五基數(shù);花瓣常具爪部與檐部。上位子房,特立中央胎座,蒴果。如康乃馨 33、十字花科: 草本。兩性花;總狀花序,十字形花冠,四強雄蕊,側(cè)膜胎座。長角果或短角果。如紫羅蘭 34、菊科: 1—多年生草本。頭狀花序具1—多層總苞;聚藥,下位子房,2心皮1室1胚珠,連萼瘦果。如金盞菊(金盞花) 35、睡蓮科: 水生H,具根狀莖(如藕等)。葉心形、圓盤形,具長柄,盾狀著生,挺水或浮水。兩性花,單生;子房上位(蓮屬)、半下位(睡蓮屬)、下位(王蓮屬);心皮多數(shù),分離,埋藏于倒圓錐形海綿質(zhì)花托(蓮蓬)內(nèi)。堅果(蓮屬)。心皮多數(shù),合生。漿果,水中結(jié)實(睡、王蓮屬)。如芡實 36、百合科,石蒜科: 兩個科之共有特征:⑴、均為多年生,地下部分具根莖、鱗莖、球莖、塊莖。⑵、均為兩性花,基本結(jié)構(gòu)相似:P花瓣狀(色彩豐富),裂片6枚,排成2輪;中軸胎座。⑶、蒴果或漿果。 兩個科之主要區(qū)別: 百合科:除蔥屬外,花序多為總狀,沒有總苞;花無副花冠;多為子房上位,少數(shù)為子房半下位。 石蒜科:多為,常有膜質(zhì)總苞;花常有副花冠;多為子房下位,少數(shù)為子房上位。如水仙,但是洋水仙不是傘形花序。 37、天南星科: 植株常含水質(zhì)、乳質(zhì)或針狀結(jié)晶體,此類質(zhì)液對人的皮膚、咽喉、舌等有刺癢或灼熱感(如芋等)。花小,兩性或單性,(♀♂)或♂∕♀;肉穗花序,具1枚佛焰狀總苞。漿果。 |